盾构机被称为隧道掘进领域的“地下航母”,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然而,因为西方国家长达一百九十多年的技术垄断,我国的盾构机市场一度被国外品牌完全占领。
2012年,中国向海外出口首台盾构机,十年后,国产盾构机已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创立仅十五年的铁建重工,参与了我国高端地下工程机械行业的华丽逆转。企业创始人刘飞香,把这段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登攀之路,形象地比喻为“破壁追光”。
2021年12月7日,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项目全线通车。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6台盾构机,是这条全球最长地铁环线扩建工程的掘进主力。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规划设计了中国第一条地铁。六十多年后,中国建设者不仅来到了“师傅家”修地铁,而且刷新了当地的地铁施工纪录。“地下蛟龙”成功挑战极寒环境,闪耀欧洲。
这片叫做“螺丝塘”的小池塘,是“蛟龙”腾飞的起点,见证了铁建重工一路破壁追光、打造大国重器的征程。2008年,西南交大工程机械专业出身的刘飞香来到长沙,牵头筹建铁建重工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
铁建重工董事长 刘飞香:破壁之前首先我们遇到的是面壁、碰壁。看到国外有这些技术,有这些高端产品,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技术是掌握在别人手上。
2008年,中国加力提速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隧道里施工的,几乎全是“洋机器”。一台外国盾构机的售价动辄几个亿,出现技术故障,只能请国外维修人员处理,而他们往往会拉起警戒线,拒绝任何人观摩。
铁建重工董事长 刘飞香:即使我们花高价钱买别人的盾构机,别人都说:想卖就卖,不想卖就不卖。服务不到位,高高在上。碰了一鼻子灰,这样才促使我们破壁。
语调平缓的刘飞香,有着湖南人的霸蛮性格。他下定了决心,瞄准高端掘进装备,走自主研发之路。
技术破壁,需要先从人才破题。创业头三年,刘飞香一口气招了一百多名大学毕业生。鼓励大胆创新,“海阔凭鱼跃”,“一片荒地,一张白纸”反而成为了年轻人发展的绝佳机遇。
铁建重工董事长 刘飞香:我们是坚持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升能降。所以我们绝大部分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成果或者重大的技术成果都是年轻人干出来的。
在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铁建重工,核心团队大多来自2008到2010年大学毕业的“前三届”。暨智勇就是其中之一。
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暨智勇:当时我进来以后,我是负责刀盘设计的,我们这个组总共就是两个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认识盾构机,难度也是比较大。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吧,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当时并没有觉得怕。
刘飞香带领着“小牛犊”们,白天跑工地,晚上画图纸,“进去一身汗,出来一身泥”,画了3000张图纸。2010年,铁建重工第一台国产盾构机“开路先锋19号”在长沙地铁“一战成名”。原本平均售价约1.5亿元的“洋盾构”,在中国迅速降价三分之一。
2014年,国产首台岩石隧道掘进机在铁建重工成功下线,参与建设吉林省引松供水工程,与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掘进机同台竞技。结果,铁建重工的设备比计划提前半年贯通隧道,而外国品牌则比它足足晚了一年。
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暨智勇:掘进机装备领域,TBM 被称为“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难度比盾构机高了好几个层次。我们只有把TBM 的技术掌握了,才真正突破了掘进机行业的关键技术。
实现了整机设计制造破壁后,铁建重工马不停蹄地开始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化。
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暨智勇:喂 现在请准备动刀盘了。盾构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破,承载我们破的功能主要是这些蓝色和黄色的刀具。
刀盘是盾构机锋利的“牙齿”,但再坚硬的刀头也会被磨损。盾构机在地下深处掘进时,刀盘会形成四到五个大气压。刀具磨损后,如何让换刀员在常压下安全换刀是个难题。
当时,常压换刀技术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为了攻克这些卡脖子技术环节,暨智勇和团队抓紧攻关。不到八个月,他们就突破了常压换刀技术,使得更换一把刀的时间从过去的一两天缩短到了四十分钟,换刀作业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暨智勇:坐地铁的时候,我都有种自豪感。原来我们跟着别人跑,后面是并跑,那么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要领跑。我们要去追这个光,我们要引领这个掘进机行业的发展。
追光,就是面向国家重大需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勇往直前。
铁建重工董事长 刘飞香:盾构法搞完了以后,必须把隧道装备所有产品系列全覆盖,我们马上就进入钻爆法隧道智能装备。
钻爆法在隧道建设中占70%以上。凿岩台车钻孔的位置越精准,炸药布放越到位,爆破范围越接近设计要求。当时,国际同行的精度误差是控制在10厘米以内。经过400个日夜的攻关试验,铁建重工设计出一套智慧系统,将精度控制到5厘米以内,一步直达全球领先水平。
铁建重工董事长 刘飞香:我们当时在技术决策方面就是一步到位。瞄准全球最高水平智能化,一个企业追求规模更大,技术更高,这是一种追求的目标。
今年6月20日,历经六年建设的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高铁途经河南、湖北、重庆,沿线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铁建重工研发的以凿岩台车为代表的成套隧道施工智能装备,成功穿越“华中屋脊”神农架。
铁建重工隧道装备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欧阳新池:现在大家看到的画面是凿岩台车扫描仪搭建的一个真实作业环境,相当于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套系统,实现几百公里之外的施工作业。我们可以提前把钻爆设计导入台车电脑,这样台车的每一个手臂就可以按照设计规划进行自动化施工作业。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铁建重工积极转型破局,加快隧道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现在,他们的智能装备通过传感器反馈,可以实时建立施工现场的仿真场景,远程操作如临其境,减少了人工作业危险。
铁建重工隧道装备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欧阳新池:机械替代人工,把人从危险区域中给脱离开来。我们的梦想最终是要实现隧道无人化施工。
在隧道智能化施工研发领域,铁建重工已经走进了国际前沿的“无人区”。“85后”小伙欧阳新池相信,“中国智造”将会为世界隧道施工装备技术体系贡献“中国方案”。
铁建重工隧道装备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欧阳新池:施工工艺工法,像国外有新意法、新奥法,挪威法,并没有一个大家认可的中国法,所以我们要实现中国法。
如今,铁建重工已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30强,位居全球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商排行榜榜首,产品辐射全球市场。十年来,以铁建重工为代表的国产品牌盾构机,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攀升到95%以上,并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为目标,湖南正在加速聚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产业生态圈。时代激荡,风云际会,从长沙小鱼塘里一跃而起的“地下蛟龙”,一路破壁追光,逐梦世界舞台。
铁建重工董事长 刘飞香:我就只干别人不干的事,我们的产品定位还有就是我们只干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甚至全球空白的产品。要做受人尊敬的企业,能够为国争光,在全球具有影响力。
来源于:湖南卫视新闻联播